2010/04/04

來信來訪

研討會

看了一部由趙亮執導的紀錄片《上訪》。感覺就像看了一堆很有潛質的毛片,電影說故事的部份環節怎也說得不滿意。要不是電影開頭提到這是由1996年開始拍攝,直到片末北京奧運的片段(即2008年),電影裡時間的變化實於很少地方讓觀眾察覺並意識得到。這反映了現實 - 上訪的人天天等月月等年年等,時間就像沒過一樣。但觀眾郤沒法想像當世界在不知改變了多少遍以後,上訪的人的日子是如何停滯不前,他們的歲月就如斯消毀。

朋友說五小時版本精彩多了!但為什麼兩小時的不可以做得好看?在面對這沉重的課題下,導演希望用兩小時把十二年來拍下來的人和事都一一陳述,怎也只能如導演於放映後說「這只是五小時版本的廣告」。

放映後Jimmy Choi向導演和觀眾提了一個問題(節錄):「觀眾應處於什麼位置去看這部電影?是用同情的心態?還是沉重的心情?觀眾在消費(看電影)以後,心裡感到舒暢一點?同時也會感到內疚麼?」

看完這部電影,如同看別的以社會議題相關的作品般,即時感到自己有幸能生活於現時的社會。但更強烈的,是個人對社會對人對事的無力感。好像我們只能「看」這件事,難過以後,我們可以怎樣關心這處於社會邊緣的群體?

放映後的研討會,觀眾都集中與于建嶸教授討論上訪、截訪等的社會問題上。我倒想聽聽導演在拍攝前後,怎樣去平衡他自己的心情?但可能他看著上訪的人十多年,感受也說不出來,也想不到該怎樣說出來。

於上訪的事情上,于教授說:「他(趙亮)的責任是喚起觀眾的情緒;我的責任是弄清大家的理智。」看著台上的人,想起自己,從前是學電影,現修習社會科學。往後的日子,怎也要做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