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4

來信來訪

研討會

看了一部由趙亮執導的紀錄片《上訪》。感覺就像看了一堆很有潛質的毛片,電影說故事的部份環節怎也說得不滿意。要不是電影開頭提到這是由1996年開始拍攝,直到片末北京奧運的片段(即2008年),電影裡時間的變化實於很少地方讓觀眾察覺並意識得到。這反映了現實 - 上訪的人天天等月月等年年等,時間就像沒過一樣。但觀眾郤沒法想像當世界在不知改變了多少遍以後,上訪的人的日子是如何停滯不前,他們的歲月就如斯消毀。

朋友說五小時版本精彩多了!但為什麼兩小時的不可以做得好看?在面對這沉重的課題下,導演希望用兩小時把十二年來拍下來的人和事都一一陳述,怎也只能如導演於放映後說「這只是五小時版本的廣告」。

放映後Jimmy Choi向導演和觀眾提了一個問題(節錄):「觀眾應處於什麼位置去看這部電影?是用同情的心態?還是沉重的心情?觀眾在消費(看電影)以後,心裡感到舒暢一點?同時也會感到內疚麼?」

看完這部電影,如同看別的以社會議題相關的作品般,即時感到自己有幸能生活於現時的社會。但更強烈的,是個人對社會對人對事的無力感。好像我們只能「看」這件事,難過以後,我們可以怎樣關心這處於社會邊緣的群體?

放映後的研討會,觀眾都集中與于建嶸教授討論上訪、截訪等的社會問題上。我倒想聽聽導演在拍攝前後,怎樣去平衡他自己的心情?但可能他看著上訪的人十多年,感受也說不出來,也想不到該怎樣說出來。

於上訪的事情上,于教授說:「他(趙亮)的責任是喚起觀眾的情緒;我的責任是弄清大家的理智。」看著台上的人,想起自己,從前是學電影,現修習社會科學。往後的日子,怎也要做點事吧?


2009/03/27

繼續學習


關於進修的事

報名以前,思前想後,反覆研究並問自己「真的合適/可以嗎?」
到了想不通的時候,把上上下下全世界可聯繫的、可靠的、可信的、細心的、有想法的、並在各個不同圈子認識的人都拉進來,討論過研究過分享過不知多少次--在興趣及實用以外,大家帶來更多的觀點及意見,好讓我好好去想下一步該怎樣。

那篇「為什麼」把我昏了一個多月。各人的幫忙、支持及鼓勵,好讓我快樂一輩子。

2009/03/12

農曆年的前前後後

時興fusion菜

三餐團年飯,由不知道吃了什麼的火鍋開始-那是因為只顧著將各自聽到的、看見的、經歷的一一與大家分享,好讓說話和笑聲擠滿整晚的空間。另一聚餐是在由我幾歲到幾廿歲我也會去的泉章居吃的。最後的是親戚們,帶了魚呀雞呀蝦呀菜呀豬手豬皮魚旦蘿蔔呀,山長水遠到東涌的廚房下廚。廚房裡的人一邊煮,在廳的人一邊吃(請參考上圖)。


阿爾蓋達式煙火

這個農曆年,是一個「爛玩」的農曆年。馬吊、火鍋、看電影、看煙花、流漣麥當奴-全都在這幾天徹底完成。生命最重要是什麼?

博士生(determined):「玩!冇得玩ge生命係空白ge!」


由堅尼地城到灣仔

假期過後,有不定期的訊息交流飯聚。我們想,到底是其他人出問題,還是我們是特別麻煩的小眾?

農曆年的尾聲,在既歡樂又能啟發創意的討論中渡過。我們吃著哈BB(伴中湯),由進修說到電影,再談生活、時事、愛情、工作、前途。直到有人問「為什麼KongU叫 KongU 而不是HongU?」那,為什麼「城大」不是「市大」、「港大」不是「香大」?「新加坡大學」算是「坡大」吧?「福建大學」該叫作「福U」麼?


一個多月後的今天,想起這些事也教人樂上半天。

2009/01/18

16隨想


facebook 的節目[人tag我,我tag人]搬到博客來
  1. 如果要追問為什麼是寫16件事情,這遊戲便不好玩。
  2. 明天跟我喜歡的朋友們吃團年飯。高興死了。
  3. 轉職後為非IT部門的一份子,更感受到工作最困難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溝通、了解、明白、進行、組織、表達、合作、信任。就如自己曾說過「用戶教育(User Education)」是在IT工作中最不容易的事。
  4. 我想我這生還是在 IT 和 media 裏幹活。
  5. 咀邊掛著工作,好像沒別的。這也是我希望繼續進修的原因。
  6. 準備報讀課程的事宜,發現要花時間心機的功夫原來也不少。希望本月能將事情辦妥。
  7. 我很相信,能與各人相遇,是緣份、更是福份。
  8. 很努力的跟喜歡的朋友繼續聯繫。對於比我更不主動的人,我還是想不到該怎樣才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嘛,只希望不要淡淡吓淡走咗。
  9. 偶爾也希望別人噓寒問暖的,但煩請不要太客氣或太肉麻。
  10. 別判斷自己的決定是對還是錯。
  11. 幻想永遠是最美好。少想少錯少憂愁。吃飯、散步、閱讀、聽音樂、看電影,是生活中我最喜歡的事。
  12. 朱古力、酒、茶、咖啡、煙草,都有它們獨特的味道。跟甜、咸不一樣,是它們的味道跟味蕾扯不上關係。喜歡和不喜歡,都是很個人的。
  13. 只有兩種狀態:默不作聲、說真話。
  14. 客觀分析,主觀決定。
  15. 是不在意,還是在逃避?也不願、亦沒必要去弄個清楚明白。
  16. 想了很久才能寫下16隨想。因為知道,紀錄了,便沒法回頭。
延伸閱讀: 隨意16條

2008/12/30

只要願幻想彼此仍在面前


** 熱烈慶賀 SMS OTP 順利投產 **

於網上銀行所經歷兩年十個月兩星期的時光:-
  • 快樂是認識了你們,縱使在這環境下讓我們遇上,是有點不太完美。
  • 快樂是於這苦中能與你們作樂,在那慢條斯理的世界把作業推前。
  • 快樂是分別後,我們還希望(並安排)彼此相遇。
  • 快樂是縱使我離開了,看見你們工作順利我也感到莫名的高興。
  • 快樂是,我們之間的緣份把我們連繫在一起。

一段段:-
  1. 在將近三年的工作裡,任職四個部門,向五位老闆報告。幸好老闆不是「過人世」的男朋友,不過「咁攪法其實都唔係咁過癮」。
  2. 首年辦公位置在五樓;次年在十八樓;最後一年在廿三樓。步步高陞只是「物理層面」及工作壓力,本人職銜是從一而終沒有改變。
  3. 某天部門聚餐至下午三時才回辦公室。打開電郵,發放給全公司通告裡有自己的名字。其後,渡過了「兩人供待兩部門」的漫長暑假。
  4. 某段日子是活在 "follow up call" 和 "follow up email" 間的 "dead loop" 裡。
  5. 買了一套三隻叮噹,竟然未能擋刹。
  6. 麥嘜和麥兜同學,在中環迷失世界開會去。
  7. 同學們到城市會議後,會帶來熱狗和蛋撻。
  8. 農曆新年期間,某些同事會主動致電並親自送上利是。
  9. 弊部組員,都喜歡(並忍不住)做 role play ;)
  10. 某天會議由下午某時開始,直到晚上八時完結。會議後發現辦公桌上有秘書留下的蛋撻半打。
  11. 某段日子缺人,老闆被迫帶本人到處開一大堆不知名的會議。然後,很多鑊跟著我們,山盟海誓、永不分離。這些鑊,好些還能開花結果。
  12. 本人生日,兩小時內吃過兩個生日蛋糕。
  13. 有一陣子很喜歡於辦公桌上添置百合花。香氣四溢之際,有人跟你說他對花敏感的。
  14. 好像做了很多Gap Analysis。往後做project都好像用這個方法開始。
  15. 工作最後一年,使用excel的次數,比首兩年用dreamweaver和photoshop的次數好像還要多。
  16. 某會議,帶了兩包薯片到中環作手信,換來一盒榮華月餅。
  17. 中秋節期間,本人誤買A貨巨峰提子,被眾人嚴厲批評。
  18. 黃金週的活動,是打邊爐、eat a bowl of noodle、飲茶、下午茶和洗黑錢(!)。
  19. 離開前兩星期,有很多愉快樂的午餐和晚餐 :D

關於吃:-
  1. 喜慶?德記(某訪客聲稱於這區工作數年未曾到此一遊!)
  2. 某訪客?必勝客KFC
  3. 其餘午餐精選?逸豪翁記瑞榮英皇新釗記麥當勞排骨麵天樂
  4. 和同學一起?粥和炸襾、元綠、街市
  5. 早餐?西環新釗記
  6. 下午茶?蛋撻、糖水
  7. 散水?美心西餅
  8. 飲食習慣:熱啡少奶、凍檸茶走甜、奶茶無糖。
  9. 差不多每天到西環新釗記吃早餐。這店在本人離開不久,結業喎!
  10. 粥店、新釗記西環新釗記的伙計們,是認得本人的。
  11. 某店$12半打蛋撻,買六送一,剛好足夠部門每人一隻。
  12. 跟同學午餐,他會把他想吃的、和我們吃的能力範圍作出平衡,在我們到達前將點菜工作完成。
  13. 同學會拿著薯片靜靜地看著,望梅止渴。然後將它原原本本放回食物籃。

還有我們的 jargon & stories:-
  1. 「XX一大步,網上銀行一小步」
  2. Key Member (同學問: 點先可以申請做Key Member?)
  3. 其他同事
  4. Getting old
  5. 旅遊巴開戶
  6. 「如果有條件...」
  7. 「好辛苦終於研究到點將gif貼上去」
  8. 某人名字做埋今個月...」

九月份的時候,本人的iPod是不停播著陳奕迅的人來人往,喜歡死了。

---
關於命題:「只要願幻想彼此仍在面前」為達明一派歌曲《今天應該很高興》其中一句歌詞。
關於照片:「擁不擁有也會記住誰 快不快樂留在身體裏」為陳奕迅歌曲《人來人往》其中一段歌詞。

2008/10/06

都聽了

午餐盛惠一百大元

現實、能力、理想、機會、方向,很多人認真地說了寫了好多遍。
有些事情確實被遺忘了,是你們教我再想起什麼才是該去想的事。

延伸閱讀:老闆

2008/09/06

burst into tears



remember, life is what you make of it. not when you sit around and wait for things to happen.

2008/08/30

默不作聲

靜靜的看世界轉動著。



當下怎麼樣,也沒相干。

2008/08/24

就像夢

有時候也不太相信自己曾在這些風光下走過。



那,能走路的日子便要好好的走。

2008/08/03

味道

某天獨個兒呆在茶餐廳,吃著魚柳包,看著茶餐廳門外。



去年跟豬姐在拉薩的一個下午,我們在食店點菜以後坐著等。

突然身邊待應走過,跟我們說:「你們點了青菜嗎?」
「是呀!」我們點頭。
「好!我現在就去買!」
我們看著待應走到店外去,再把青菜買回來拿到廚房裡煮,然後把它端到我們的飯桌上。



六月某個下雨的晚上,獨個兒走進杭州一家昏暗的麵店。
我找個位子坐下,跟小女孩說:「牛肉麵!」
隨著看到小師傅由廚房走出來搓麵粉;在身後的大姐在切牛肉。等吃之時,突然嗅到煤氣味,原來是師傅顧著看電視,差點忘了我的那碗麵還在煮。


七月某個晚上,跟朋友們在中環北京樓吃晚飯。
我們邊吃邊喝邊聊天,突然師傅把車子推出來作拉麵表演。表演的最後一部份,是師傅把拉麵分到各桌子人客的手裡,看看那拉麵是如何的幼細。但師傅的手藝,絕不比我們席上引發關於「咁茹毛飲血先定有拉麵先吖?!」的討論吸引。

2008/04/20

留?不留?


(尖沙咀海港城看日落)

害怕失去,總希望有些什麼在身邊。捨不得,唯有千方百計留下一切。

儘管該價值為何,只管留,不許掉。到最後,房間變成雜貨攤-面對眼前一事一物,記憶卻不知掉落到那裏去。

即使某天手裡緊握一切,倘若記憶如斯空白是多麼的可怕?

2008/04/06

你一定很想他/她


《戀人路上》Lovers on the Road (Trailer)

「你還提著以前的女朋友,你一定很想她。」
「沒有。所以提起她也沒所謂。」


(希望沒記錯吧~Jessey加油喔!)

《戀人路上》Lovers on the Road
導演: 曾翠珊
演員: 蔣祖曼、蘇迪輝、大塚匡將
年份: 2008
色彩: 彩色
語言: 粵語/普通話
片長: 73 分鐘

2008/03/28

快樂留起,感謝要說出來。

一路上夢想的櫥窗 誰憑勞力發亮

在二十四小時間-在八小時的工作以外,獲得電郵、短訊、網絡留言、歌聲、笑聲、蛋糕、禮物、朱古力、煙霧彌漫、哈蝦蝦……噢!教我如何不喜歡你們?

這份快樂,足以延續至明年今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願能歷久常新。

哈哈。許了數次的願望,都是想著「以後會有一個好開始」。

2008/02/26

沒力氣

手裡沒有煙那就劃一根火柴吧

晚上八時,下班回家。二話不說,沒吃晚飯,捲進被窩。

昨了一個夢。
遇見一位朋友,大家笑著沒說話。
一起走到街角,朋友突然停下來抽煙,然後我也示意要抽一根。
手提電話響起。掛線後,發現只是晚上九時十五分。

2008/02/16

Days of Being Wild

種種意外若能夠明白 那生存意義又何在

"Hi. just woke up. i'm not working 2day, i don't know what 2 do, i wish u were here with me. ks"


延伸閱讀:最好的情書
〔借題發揮:Days of Being Wild乃王家衛作品《阿飛正傳》之英文片名〕

2008/01/13

請讓好事延續下去

July 2007 Hangzhou, China

昨晚收到一個電話,跟一位朋友聊了半小時。他說了很多他那盤生意的事,起起跌跌、好不順利,複雜得是我了解以外。

這位朋友是從前在理工工作間接認識的,是教授對外聯繫的人。那時候我的工作是設計網頁和宣傳品。因為如常的趕急,三更夜半的時候我們還在電話商討工作的事宜。他說:「我工作是這樣的-我的下屬還未離開我也不會離開。」他還叮囑我,無論什麼時候完成工作,也要給他電話。那晚完成工作的時候好像是半夜三、四點,致電給他的時候,那惺菘的聲音說:「我會看的了,你去睡吧。」

數年後的某天,他給我電話:「記得我嗎?你可知道我在舊電郵裡找回你的電話號碼!我開了一家公司,想找你設計網頁、宣傳品那些東西。」那時候還未來得及考慮,便即日被他的熱情拉上他的辦公室─那是我們第一次見面。

有時候蠻怕接到他的電話,因為他的工作定必是一個晚上要完成的。不過偶爾收到他的電話,是跟工作完全沒關係-他會跟我說很多他的工作、下屬、家庭、朋友等大大小小的事。雖然我到現在也想不通,為什麼他會主動跟我說那些事,但,我也愛聽。

就這樣跟這位朋友合作了兩年,最後一毛錢也沒收過。反正他的公司做不少義務工作,我也很喜歡跟他合作(從他身上學了很多-當中包括生意人對設計的要求),就讓好事延續下去吧。

願主祝福這位基督的兒女。

2008/01/11

想著放開


無聊的話在腦海中徘徘徊徊,想起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曾聽過類似的。

記憶的不準確、幻想的不負責任-是快樂還是負擔?是回味還是自討苦吃?

2007/10/11

直到今天



想不起什麼時候,回憶的抽屜拉開以後便卡住,教人害怕得只能站到遠遠的盯著。

直到今天。

2007/09/25

呆了

別問我為什麼 別試著叫醒我

  1. 沒有一百分的另一半,只有五十分的兩個人。
  2. 付出真心,才會得到真心,卻也可能傷得徹底;保持距離,就能保護自己,卻也註定永遠孤寂。
  3. 通常願意留下來跟你爭吵的人,才是真正愛你的人。
  4. 有時候,不是對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對方看得太重要。
  5. 冷漠,有時候並不是無情,只是一種避免被傷害的工具。
  6. 如果我們之間有1000步的距離,你只要跨出第1 步,我就會朝你的方向走其餘的999步。
  7. 為你的難過而快樂的,是敵人; 為你的快樂而快樂的,是朋友;為你的難過而難過的,就是那些,該放進心裡的人。
  8. 就算是believe,中間也藏了一個 lie。
  9. 真正的好朋友,並不是在一起就有聊不完的話題而是在一起,就算不說話,也不會感到尷尬 。
  10. 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還能喜歡你的人。
(↑不知在那裡找回來的)

想起前兩天還在把教授說過那句「你知道跟人有關的事情就是誰都不能控制的嘛」吐了出來。看著這些老實不客氣的話,呆了。然後,還可以感慨多少?

活著,就是過程。什麼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愛情真正的什麼什麼什麼……還是別去想好。面對現實吧……反正,要麼不高興起來,最後也是一場空。

2007/07/04

好天氣


某天下午,還未到黃昏,就在這天色下,空調巴士在如此環境下的東區走廊奔馳。

常問道為什麼沒有好天氣?看看。有的有的。只是有時候,在你未曾看它一眼的時候,它等待你垂青的耐性也沒了。好天氣[或許]常在,只是不會自動送上門。正如,每人每天盼望著美好的一事一物,是需要你自己去等待、細看、發掘。

2007/07/01

出走


(按圖放大)

你的時間是你的時間,你的世界是你的世界。沒人為你而停留,正如好些時候,你也未曾為這些那些而停留過。心裡想著什麼自己一清二楚,別人有否想著你,或許你不知道-但,還用得著要在意這些嘛?

青海很美、西藏很美。跑到那也好,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假期,心情舒暢比一切更重要。

2007/06/04

忘不了



用三百六十五之一年的時間聚在此是告訴全世界這事不可以忘記。

(記於陸肆拾捌週年)

2007/05/29

回憶不好說


「唉......係因為 out of control,就像失去了的緣份一樣無奈......」

[黃小姐回應:「寫低佢....對你開拍愛情片有極大幫助」]

2007/05/28

沒什麼[不]對



其實沒什麼[不]對,只是總有一點細節不合心意而已。

2007/05/21

敲打著



偶爾,感覺不知從那裡走出來實實在在狠狠敲打著-提醒你,那記憶單元,還健在。

2007/05/15

為什麼



也只有在不情願的時候,才想為什麼。

2007/05/05

捉不緊



在歡笑與無言之間,
活像踏鋼索般左搖右擺。
-也許捉不緊的代價早已拋諸腦後。

2007/04/29

兩小時的生活


宣傳片請按此

Joy is the keyword to our work. If you don't feel joy in what you are doing, you are not really operating.
- Louis I. Kahn

快樂教人享受生活,也只有生活才讓人感到快樂。

在劇院內,是講話與音樂縱橫的空間。「建築」於我來說是一個借代詞,把它替換成「藝術」或「創作」,也無不可--可知什麼也是教人茫然和清醒的哲學。

the reason for living is to express...
to express hate...
to express love...
to express integrity and ability...
all intangible things.
the mind is the soul,
and the brain is the instrument from which we derive our singularity,
and from which we gather attitude.
nature does not choose...
it simply unravels its laws,
and everything is designed by the circumstantial interplay where man chooses.
art involves choice,
and everything that man does,
he does in art.

- Louis I. Kahn

沒有愛
沒有恨
沒有感覺
沒有態度
沒有思考
沒有選擇
沒有自然
沒有藝術
卻只有行動(action)和操作(operation),
這算生活嗎?

[本人有幸認識這位路易簡先生,全憑melody的八五折門票和sandy作伴。:D]

2007/04/05

這個三月



這個三月

沒有工作以外的工作,大部份空閒的時間皆在家裏渡過。


這個三月

一個電郵,得到近乎十成的回應、出現比一圍酒席還要多的人物-與同學們的飯局,吱吱喳喳的一個晚上,得悉各人安好。從來說不上跟各人十分熟絡,不過一句「你點呀?1」,就開始聽到各人過去一年的故事,有種讓人回味的愉悅。同時得知《楓丹白露》於第十二屆香港短片及錄像比賽公開放映-那晚,也跑去看了。

特意在藝術中心拿的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節目表,放在家中也沒怎麼細閱。直到真正計劃該買那場次門票的時候,那些票全都已經在其他觀眾的手裡。最後,看了《Anger》(搵工女郎)

在文化中心大劇院相近的位置的座位上,消磨了兩個週末的夜晚。一晚像在酒廊聽女聲,一晚看著美腿踢來踢去,大開眼界。攪藝術的人實在很多混水摸魚。攪藝術的人實在很有型。


這個三月

沒有一連串興高采烈的活動,我更喜歡那一絲絲的幸福。

(鈴聲:喂!你有短信喎!)「牛一快樂」
(唱)「Happy Birthday to you」的第一句。
「乜你生日咩?又唔早啲講...2」某天晚上八時在辦公室樓下。

親眼目睹同事們推搪逃避然後造就「主任級或以下組」午飯。Cheers聲音此起彼落,得到一個輕鬆的下午還有各人簽字彩色賀咭一張。

「今晚堅定流?3」兩人拿著久違了個多月的星巴克焦糖咖啡,由國際金融中心走到碼頭吹風。「我哋係咪好浪漫?最衰你唔係我條仔。4」在港式茶餐廳內想到願望是「三十歲前拍一部戲」。


這個三月

滿桌子食物還有甜品時間。胡說八道胡作非為-過百歲人圍在一起吃吃吃說說說嘻嘻哈哈吱吱喳喳,禮物收到了快樂收到了美好時光也全數收到了。

親手送給另一位白羊座禮物,並收到一頓免費晚餐-當中包括邪惡的巧克力小蛋糕。隨後更在五支旗桿拍下遊客照片。


這個三月

得到法蘭西 Foaming Jelly,並得知四月工作的大概情形。想起製作繼續,感覺良好。

巧遇久違的人-在黑夜笑著說再見;還有興奮得跳跳彈彈再抱抱。記著記著找他們見面。


這個三月

最教人愉悅的,是各人把自己的時間都送給自己。


註:
1. 「近來怎樣?」
2. 「是你生日嗎?為啥不早點說...」
3. 「這晚(節目)是否真的?」
4. 「我們現在很浪漫,對不?為啥現在跟我一起的不是我的男朋友。」

2007/03/27

花非花



花多眼亂、意亂情迷、迷迷糊糊買來玫瑰放在辦公室桌上。
一朵小花換來數秒喘息的空間,抵到爛。


在命題的時候,想起黃耀明的歌《花非花》。然後google一下,才知道《花非花》是白居易的一首詩。詩句如下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在網上找到關於此詩的解釋-
這是一首情詩。說花非花,說霧非霧,本不是花,本不是霧,花有所指,霧有所喻。欲言又止,但止不住又說出真情———夜半來,天明去,既非花,又非霧,說明確有人來。誰來誰去?隱而不吐。為什麼來?春夢無多,回味無窮;朝雲遽散,惋惜惆悵。春夢者,春情也;朝雲者,“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事也。此詩由一連串的比喻構成,描述隱晦而又真實,於朦朧中有節律整飭與錯綜之美,是情詩的一首佳作。[詳釋按此]

不知在說什麼。反正寫意境的詩句,跟電影的空鏡一樣,看的人覺得到是什麼便是什麼。寫詩的人在想什麼,關我啥事?

2007/03/26



在戲院散場以後,打開手機,發現沒有未接電話、沒有留言。

2007/03/25

想來想去



等一下
還是繼續走?

瞻前顧後
還是打死罷就?

你說你說你說,這是舉棋不定還是舉步維艱?

2007/03/12

繼續製作



一年了。

由去年三月接到劇本開始,就清楚知道自己掉進了漫漫長路的製作計劃裡。這年裡看著數十位被訪者的片段,由單一歷史事件發展到數之不盡的小故事,試問我這種歷史不會了解的香港人,怎能一時三刻理解整件事情各項細節及其前因後果?豁了出去接受這項挑戰,皆因本人歷史知識及理解能力較常人更差勁,所以硬著頭皮迫使自己學習學習。

直至本年二月,任務終於完成。一整年,約七至八成的日子罷,每個週未工作八小時(還有紅色假期),偶爾工作時間會少一點,偶爾又多一點,天天看、天天抓,聽著普通話、上海話、帶著各式鄉音的國語、甚至早前的日語,由一頭霧水到現在漸露雛形,學會了歷史、學會了堅持、學會了聆聽......還有各項數不出的更多更多。

這部片子,忘了是由那年開始計劃,拍攝好像2002年已經開始。直到去年2006年還在拍攝,還在找真相、還在看各被訪者數年後變成怎樣。這片子不能不做下去、不能不完成,要不然對不起那些真心希望讓觀眾、讓世界替他們持平的人。

多說了。片子簡介如下
Storm under the Sun
Directed by: Xiaolian Peng, China

Synopsis:
The late Chairman Mao Zedong was looked upon as 'the Sun' in China when he was alive. The image of Mao's head in the middle of the 'Sun' could be seen everywhere. From the mid-1950s to the 1970s, however, Mao destroyed many Chinese intellectuals through a series of political 'storms' that fell fast and hard upon them. Storm under the Sun is about one such 'storm' that fell upon Hu Feng, a famous writer and literary theorist, who was the first individual directly condemned by Mao with several rounds of harsh criticism and 24 years of imprisonment.
(ref. IDFA Selection in June 2004)


事實當然不止於此。就像歷史事件又豈能如一般中學教科書裡,花數十字便將一個朝代的興盛衰落清清楚楚全數交代?看著聽著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被訪者--活潑可愛的老人、躺在醫院喘著氣說舊事的病人、邊說邊哭邊感慨的孤兒、喋喋不休的過氣詩人......在已拍攝的兩百多盤帶子裡,也許每人最後出鏡說話的時間也不過十分鐘。但在被訪的過程中,拍攝者給被訪者說話的空間,讓他們說盡悶在心裡數十年的話,算是舒發了那些不吐不快的感覺罷。

在工作的過程中,最型的應該是--本人在某天選鏡頭的時候,發現那些拍上海(還是其他地方?)的空鏡差不多全不能用,於是本人將之告知監製。監製立刻致電導演,叫她重拍。而導演聽到後好像也沒懷疑過什麼。哈哈!雖然我著實沒說錯,但也沒想到我一個看法就變成「重拍」這樣的結果。當然,重拍出來的東西,比之前好得多喇。

還有,就是遇見是次製作中各工作人員。看見他們的專業(還有不專業),除了獲益良多(這句很土,也是事實),更證明這事情定必要各人合作才能完成。我的專業暫發揮至此,餘下的工作要交給其他人了。

好像多說了,又好像說的不夠。說不出說不出,這一年經歷過體驗過的一切一切,好像慢慢改變了本人的生活態度待人處事諸如此類。對對對,每做一部片子總有感染自己的一些東西。所以要繼續做片子、聽故事、關心別人、留意身邊各種各樣的事情,讓觀眾及其他人願意並主動去欣賞那些毫不起眼,但本來就很可愛的小事。

2007/03/03

生活穩定



「擔任兄弟或伴郎多次,亦會問問姊妹們的擇偶條件。
她們會開出一系列條件:例如至少生活穩定。
我會追問何謂生活穩定。
林子祥其中一首歌的歌詞:鹹魚白菜也好好味。
每天吃鹹魚白菜,生活穩定嗎?
姊妹們說:當然不算!

要像電視廣告的情景-
唱著英文歌曲
在花園和會所玩足一天也不覺得悶
晩上打開窗戶
欣賞星光燦爛的維港夜景
享受一杯紅酒
這些幻想存在每個人心裏」


節錄自香港故事(第二輯) - 港男港女
觀看按此(08:51)起始

我們渴望成為大同小異的中產典範,還是追求快樂並滿足的生活態度?誰說所有人的快樂均同出一徹,就連運作模式也一絲不苟差無幾?在尋尋覓覓那個他(她)的過程中,首要的是生活保障,還是寧願擁著心裡所屬的那一位?

感覺-是如斯的個人、如斯的說不出、如斯的獨一無二、如斯的不為他人所理解。在五天工作身不由己地勞勞碌碌以外的空間,是時候閉起雙眼(別看廣告!)用心感受自己真真正正鐘情的喜歡的深愛的是甚麼人和事。

2007/02/22

[沒]醒來



呆著看看聽聽說說又一天;無心拖拖拉拉流走又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某天看起來,又好像什麼也沒發生過。
對身邊的事時而敏感得大呼小叫;對周遭的人偶爾輕輕觸碰也不情不願。感覺神經死亡又復活。發呆是逃避還是正在進行腦袋大清洗?瘋狂是宣洩還是變本加厲胡亂發老脾?

2007/02/15

重設

既然會結束 又何必開始

週而復始,萬像未曾更新。時光點滴滴滴走,生活情感翻天覆地過後,帶著空白的記憶滯留在原處,發現一切未曾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絲毫走動過。

2007/01/27

走埠



[副題:中山荒野亂拍裝專業]

包車包住包吃全套服務(但只限在塞外),過過手癮不讓自己技術生疏不妨是一個鍛鍊的機會-回家後肩膊已鍛鍊得痛個半死。

中山兩日效野遊
26/01/2007
12:00 拿機器
13:00 登船。睡。船上播放著電影「小孩不笨」。
14:30 到中山
15:10 到拍攝地點,商討拍攝要求及細節
15:30 拍攝室內鏡頭。有位老外上前跟我握手,問我是不是專門拍東西的。我作了兩句自我簡介後,條友又好客氣說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profession."(如果我老闆是這樣想就好了。)
18:00 拍到再沒什麼好東西可以拍。呆等晚飯時間來臨。
19:00 被送到酒店
19:20 放下行李、跑去酒店一家沒客人的餐廳吃。我們問待應「這裡有什麼好吃的?」。待應說:「這裡什麼都好吃」。再問「我們的意思是說你們這裡有什麼煮比得較拿手的。」待應再說:「這些都煮得好的。」(他的手指著餐牌上所有的菜!)我們放棄,點了兩客飯和牛扒,吃飽後簽單走人。
20:00 回酒店房間、無聊、閒聊、洗澡、看電視。看到劉旋穿皮衫皮褲唱歌;學會了內地人說的「PK」不是廣東話的「仆街」,而是兩隊人在對碰、比賽的意思;還看了一個長達(最少)三分鐘的壯陽藥廣告-「想增加x能力?(字幕是這樣打的。但旁白的x是唸「性」)想提高持久力?...早泄、陽痿、腰酸背痛...每天三粒,立即見效!」
22:00 睡。連半夜響炮也完全沒聽到。

27/01/2007
06:50 起床。決定只穿兩件衣服。因為拍攝多穿衣等於動作少,很不方便的,再者東奔西跑肯定會熱的。(而這決定最後證實是對的)
07:10 到昨天那家餐廳吃垃圾。只顧多吃,因為要待到下午兩點才有機會再吃。
07:45 在酒店大堂呆,等出發。
08:00 終於開車出發到拍攝地點
08:15 到達拍攝地點
08:20 缷下行李,開始工作。先拍定鏡、環境鏡頭、還有老闆必會喜歡的那些名字、盛大場面等。
09:00 嘉賓進場、喜氣洋洋。
09:30 嘉賓參觀。英、粵、國語滿場飛得亂七八糟。
10:00 在會議室等。跟某職員聊了一會,才知道中山人說石岐話。
    揭幕儀式、酒會。恭喜哂!
10:30 台上致詞。機器完全不用動,像國慶表演前那些嘮嘮叨叨的話。最緊張的一刻是在兩位嘉賓發言間換帶子。
11:30 剪綵、放炮、點睛、舞獅、採青。(原來「採青」是南方人的習俗,跟我一起的北方人完全不知道「採青」是怎麼一回事!)
12:30 吃,是看著別人吃。拍攝別人交際、熱鬧、寒喧、等。
14:00 自己吃,但沒找到位子,站著吃。還好了。一般拍攝就連吃得好一點也沒有。這回是[能吃得下的]自助餐,食物還不算太差。還喝了一杯青島啤。
  沒未完全鬆懈,邊吃邊看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要拍攝。就如那些碰杯呀、拍照呀、握手呀那些鏡頭。
  吃飽後又跑往外頭拍花籃、氣球、老闆送客等。
  昨天那位老外又來握手,又說什麼"You did a great job today! very professional!"條友真客氣,可能是他發現我經常拍他。現實是,在一個充斥中國人臉孔的片子裡,多放外國人的鏡頭進去,觀眾定必眼前一亮,而且大部份老闆也喜歡這種「國際化」的畫面。哈。
14:30 玩完。繼續呆等車送我們走。呆等間,有個唔知乜水走過來跟我狂說他拍照片的事情。他問我認不認識高志森、方育平,又跟我說他認識什麼電影人。(嘩.好巴閉囉.) 然後他瘋狂說他自己有多喜歡拍照片。我的同伴廣東話不靈,只有我坐在說那些「是嘛?」「我不知道」「那真的不錯呀!」那些什麼時候也通用的回應。他說他以前會帶他女兒到政府合署那幅黑色的牆壁拍照。他說,約下午三、四時左右,陽光斜斜的照下來,那幅黑色的牆反出來的光亮亮的。他叫他女兒穿了一套白色的裙子,裙子上有粉紅色的小花,還戴了黃色的蝴蝶,站在那幅牆前面,一邊吹肥皂泡,讓他一邊拍照。這人說,他這張照片曾在什麼攝影雜誌刊登過(嘩.好巴閉囉.)然後又說了一大堆他和他女兒的事情。其實,我也只是一個會拍紀錄片和訪問的人,拍照片也......就是這樣,當看見有點像跟自己一樣的「同道中人」(其實不是!)就會瘋狂的說自己的美麗回憶。這人大抵不是跟我在交流什麼技術上或者是那些關於拍攝的經驗,他只是顧著狂說自己的事,一邊說一邊自我陶醉。反正在那個呆等的時候沒什麼好做,做一下聽眾也無妨。(我記著這些小事也很無聊。)
15:20 上車到碼頭去
16:00 登船。即睡。又是播放電影「小孩不笨」。
17:30 到香港。
18:10 還機器。
18:30 走下一場。吃家族飯。

拍攝過程簡單而公式化-恭喜聲音此起彼落、紙碎氣球漫天紛飛、老闆得意洋洋各國來賓共冶一爐堆在一個又曬又多塵的場地。然這回拍攝結果不重要(反正不是我剪),過程才是好玩的地方。拿著機器,總有些無聊人走過來問東問西然後就可以打開話題亂問別人的事情。偶爾聽八掛當學習不就是最有趣的遊戲嗎?

2007/01/21

蹍轉反側

像我在往日還未抽煙 不知你怎麼變遷

皚縮在被窩中,無力的身軀和跳躍的腦袋像合不來的小情侶,在夢鄉村口徘徘徊徊、拉拉扯扯,看起來無前進也沒後退,然日積月累的不安不滿讓人迫不得已停滯下來。

時間的巨輪繼續轉動,呼吸著靜止的空氣、看著日出日落人來人往,大抵掌握生活的決心,還未夠狠。

2007/01/15

默然不語


回到[該是]感覺良好的家,默然不語。不該想著的隨身走,不該理會的栽進去。情感被打破,理智被活埋。繁複的思緒未曾拋諸腦後,總沉殿在那黑暗的深處,偶爾呼喚,告訴你今天要 sick leave。

生?活?在?那?裡?

2007/01/10

上上落落



這陣子聽了各種各樣天南地北關於生命各個重要階段的真人真事,雖然事不關己,但己卻勞心。[看似]這麼遠,[現實]那麼近。自身的事想不通,就去想別人的。希望身邊的人過得好,卻不明白什麼方是對自己好。別人替自己作決定,不甘願;自己把心一橫下決定,不敢。捨己為人,我會;在現實生活中逃之夭夭,誰不會?

2007年就這麼的開始。

2007/01/02

Re: Merry Christmas


聖誕這個喜氣洋洋教人感概的節日,我發了一張咭片並附上一年一度聖誕信給電郵地址清單上各個名字。信裡寫了一堆如「2006年大事回顧」那些怎也不會過份悶場的苦事樂事鎖碎事,郵件尾段送上祝福並寫下"communication is always the best way to keep people alive. thanks for reading the above &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listen to your stories as well. wish all of you receive kisses & hugs from people around in christmas and in the coming future :)"

幸好世上有電郵,好讓不會說話(及因為懶散而不寄聖誕咭)的人能憑著衝動按下「發出」將訊息「密本抄送」給一堆殘留在記憶裡的名字。

郵件發出後的第二個早上,Re: Merry Christmas在三個陌生的名字旁邊出現。得到的不單是一句"Merry Christmas",而像是用了腦袋去看完自己片子寫下數句觀後感的那種回覆。在網路電纜斷斷續續的日子,在不知掉落了多少時光後,老老實實在Re: Merry Christmas旁邊出現另外三個久違了的名字,送上一個又一個更長更精彩的2006年個人回顧展。

看著別人的故事,再看看自己的2006事件簿。在同一天空下,讓我們這些良久沒見面(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見面)的人,有機會交換大家各種各樣有苦有樂有起有跌乜都有的大小事,這種精神上的衝擊心理上的支持,比重裝windows更爽、比按Ctrl+F5更refresh(清新)。

擔心話說了出去沒人聽見?其實還是聽到的人未懂得如何回應?付出後用不著守株待兔等收獲,給你的始終也會跑到你跟前送上門*

(*其實溝仔溝女都係咁o架咋...哈哈)

2007/01/01

算不清



(一) 朋友和他的上司
問:「你想找一個跟你有共同興趣的男(女)朋友,還是一個願意陪你去做你喜歡做的事的男(女)朋友?」
答:「我希望找一個有他自己興趣的男(女)朋友。」

(二) 同事和我
問:「你剪片有沒有收入的?」
答:「沒有的。興趣囉。」

倘若生命中每一件事都能如斯計算得準準確確絲毫無誤,世上大抵沒有傷痛沒有悲哀沒有失落沒有不如意。因為我們偶爾還會做些喜歡做的事教自己快樂的事,還懂得相信自己的價值並期盼著有機會得到一些運氣或未能預計的驚或喜,所以我們對那些像是實實在在做過的發生過在自己身上的,也會不知怎的說不出為什麼要那樣,只會說那些東西叫作「興趣」。

--有什麼比忠於自己的心更重要?

(*以上實例只是大概意思。言詞上若有誤務請指正:))

2006/12/14

瞬間逝去



無聲無息冷眼旁觀的證據確確鑿鑿,也不願相信那些逝去的、遺漏的、掉落的人、事、物。傷心從未跟隨,也就只是我們把它拖拉在身後,或常放在眼前,讓自己裝著不經意地重覆揭開也許早已結焦的瘡疤,繼續不用面對實實在在的自己。

瞬間從不停留,沒逝去的是那放不開的記憶。

2006/12/10

記不得


(聖誕--提醒著快樂還有逝去的時光。)

久遠的記憶猶新,身邊的事卻通通想不起。是局部失憶還是選擇性記載?

2006/12/06

好不好看



最好看的臉是擁有過去[經歷]現在[想法]將來[夢想]的時間感。

2006/12/05

空間[感]



走進一個密室,把門關上,背靠著門,像逃亡避難一樣。身子動也不動呆呆的看著一個點,掉進一吸一呼、一呼一吸的規律中,空氣中盪漾著這種節奏,這種完全屬於自己的節奏。

2006/11/28

聽下去



週末繼續聽可一不可再的訪談--有什麼比聽別人說故事更有趣?

2006/11/20

看不清的三十歲



這兩天繼續不知終站在那的工作。三星期沒碰過片子的事,技術生疏,頭腦轉動慢到不得了。之前聽過的名字只記得一半,就連昨天做的也記不起來,就像良久還沒進軌道的火車,很慚愧。

這兩天聽的故事有點資訊泛濫(information overflow)。差不多共四十頁的訪問記錄,兩個人物的片段抓了超過四小時。試圖認真的去看,腦袋真的負荷不了。充滿理論的歷史故事、說話、人物關係等一切一切,這陣子自己惡劣的狀態實在應付得頗吃力。不過,要堅持。

昨天遇上傳說中這片子的工作人員--對他來說我也是監製口中常提起的人物。現實的奇妙在於,當你滿以為一切好像很穩定,或許你在怪責為什麼生活那麼安穩沒起浪的時候,有些沒留意的小事突然在身邊出現,新元素又加到自己的生活裡。這位工作伙伴,將來該會有更多合作機會吧。

做紀錄片,或者說,做這種需要時間和耐性的紀錄片,一個人很難應付得來。在與時間拉鋸的過程中,沒有一組人互相幫忙的精神,是不容易支撐繼續做下去的。[年前拍畢業作的時候,有空找教授聊兩句,心情也順暢很多]雖然創作的道路是很個人的、別人不一定明白,但身邊的人只要用心去看去聽,創作者肯定是會感覺到的。透過創作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感情,是教人愉悅的記憶。

縱使在平日五天工作的環境中,每天碰見一樣的人做一樣的事說一樣的話,偶爾胡言亂語幹些無謂的事,何嘗不是一種互相鼓勵支持的關懷?

這片子,預計不到會變成怎樣;平日的工作,更看不清什麼前途什麼將來什麼機會。卅歲前冇發達,又如何[又可以怎樣]?卅歲前好好幹自己喜歡的事,才叫好好活過。